2012/10/22 Mon 21:09:47     書名:疾病閱讀史     作者:余鳳高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在寫心得之前,不得不提一下我買這本書的經過。一開始是在友人的欲讀清單上看到的,身為半個醫學史人不得不對這本書好奇,正好網路書局有就順手買下;收到書那天隨意地翻閱,書裡沒有介紹作者余鳳高,只能從作者後記中提到作者喜好醫學史,閒暇之餘廣泛閱讀相關注做文章,也有做卡片習慣。為了更了解作者我特地百度一下,得知作者是中國作家協會成員,其中一本著作《帕格尼尼的手》某位人士的推薦序寫著:「我感覺到對疾病相度與生命內蘊的把握,我們這些從醫學教產書裡爬出來的內行已經不及余鳳高先生這類外行清醒與明白。」這一說讓我對此書有極大的期待,但眾所皆知的,期待越高傷害也越大。   對於醫學專業的人來說,內容頗科普的。第一章節分別從乾屍與巫術切入探討疾病,說明疾病存在久遠且古代人對疾病的看法,第二章則講述疾病的發生與認識。這兩章還算有趣,以致於讓我忽略這本書最大的問題:毫無邏輯性的編排。越看後面越會發覺,作者的編排次序令人摸不著頭緒,配合目錄也無法回憶章節內容,感覺很混亂,前後疊沓;而且作者只是把成堆的資料擺上資料,沒有分析,看完一堆資料之後,突然結束令人感到錯愕;不然就是擅自定下推論,沒有提供可依據的資料,像是在書中最後(p223-224)寫到「生理心理學相信,肺結核病標誌著才華和智慧,意味著多情善感和優雅纖細的感情,而且還有較強的性欲望」,我直想抓著作者的衣領搖問:「是哪個生理心理學家說的你說啊!」在看習慣論文之後在回來看科普、不,這大概連科普都稱不上的書,很痛苦,不斷地把我逼到爆走邊緣。   此外,明明是文學家,為什麼贅字這麼多?像是P25 「認為靈魂是氣,火是稀薄化了的氣,當凝聚的時候,氣就變成為水,再凝聚就變成為土,最後變成為石頭」。除了贅字,還有莫名其妙的語法,例如p133「在古代的希臘人看來,就是神,像許多神話中所描述的,也會為了情欲做出許多『出軌』的事。」還有一些我的語文水平不到而想不透的用法,像是p133-134「歷史著作寫到許多有關婚外性關係和狎妓的事例和認識。」認識?認識啥?還是想說「看法」?   而真正讓我大暴走的是在P136「1519年,胡騰在美因茲出版了一本拉丁文寫的書《法國病……》(De morbi gallici curatione per administrationem ligniguaiaci)」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刪節號可以用在翻譯書名上的……   不是說這本書沒有可取之處,只是瑜不掩瑕,若要以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話,只有部分的參考資料可以參考,而且作者拿到的多是二手資料,做為參考勢必還得再自行尋找一手的,而且這本主要還是以西方醫學為主,對我而言可說毫無參考價值。   不得不慶幸因為作者的書幾乎缺貨,所以我只再買到一本同作者的書《瘟疫的文化史》,希望不要也是同樣的悲劇(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