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1 Sat 18:54:57 這部我看了不下十次的電影 而且每看必哭 到現在我還是聽到主題曲就會想哭 距離這次,至少五年沒看了 因為電腦重灌,有字幕的檔沒了 找不到備份的光碟 但今天特別想哭一下 所以還是看了沒字幕的,全憑之前的印象 還有自己微弱的聽力 說真的,我非常的建議所有醫學院的學生看這部片 用喜劇的拍攝手法講述應該被嚴肅對待的生死問題 非常非常地對我的胃,不過我的家人嫌故事太沉悶了XD" 對於死亡,從一開始的嘲笑對抗 到後來的恐懼逃避,以至最終的接受 死亡,是這部片的主題 用John Donne的十四行詩貫穿全劇 尤其是那句「And death shall be no mare,Death thou shalt die...」 不是驚嘆號,就只是語氣的停頓,隨時都可以接著下去 為什麼會建議醫學生看 是因為裡面還有不少對醫院、醫學教育的嘲諷 當初會看就是為了醫學倫理課 至今我還是很慶幸蹺了週會看了這部電影 面對病人該有的態度 人類情感與冰冷學術間的比例 如果問為什麼我不想當醫生 這部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我還沒有堅強到可以接受掌控人的性命這件事 尤其在我知道性命並非人可以掌控之後 其實裡面有很多東西可以寫 如果真的要寫的話,我會想把劇本(或小說)找出來對照 而且每次看感觸都會不一樣 雖然身為教授的主角在課堂上訓斥學生的年輕不瞭解生命 可是到頭來她卻發現,已經快五十歲的她也一樣不懂 生命是什麼?死亡又是什麼? 站在死亡面前的她第一次正視思考 然後開始焦慮害怕 這是她在劇中的第一次流淚 也是第一次軟化,瞭解面對死亡,面對人生 不該用強硬的態度硬碰硬 而是用柔軟,接受分享的態度 於是她分享了她的冰棒 於是她選擇有尊嚴的死亡 哭得最慘的 還是在老教授抱著主角講故事的時候 五張衛生紙,還好 因為是斷斷續續在看的 比起第一次看哭了2/3的時間 五張衛生紙真的還好 我一直很佩服女主角(Emma Thompson) 在之中有很多毫無形象的畫面 要演出一個受化療折磨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很好奇為什麼知道這部片的人不多 它真的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 我前一陣子才發現 Emma也演了另外一部很有趣的片子 在描述一個小說家發現她的故事主角是真有其人 那個人的生命被她的筆操縱著 那部片我也只看最後的十分鐘 但也是在探討人性與生命的問題 不過不同的,那部是喜劇結尾 真的是很好的一部片 會讓人忍不住顫抖的好片子 會讓人忍不住邊哭邊笑的好片子 每次看都不知道該寫、還能寫什麼 但每次都會有落落長的心得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