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6 Tue 19:33:55 書名:中藥簡史 作者:朱晟、何瑞生 出版社:世潮出版有限公司 這本看很久,也看完很久,但一直沒有明確的大心得感想。或許,在封底的介紹就已經把這本書的內容講清了。 本書的作者朱晟、何瑞生夫婦,窮畢生之心血,上自神農,下及現代,古今東西綜橫交貫,將中藥之概念、起源、發展、炮製、加工、交流……,乃至對中醫藥學之繼承、反思及展望,做出精闢透澈之總結,視野宏闊,見解獨到,可謂中藥歷史垂世之作。 或許中藥(本草)史已經相較清楚,但對於加工炮製,甚至製作上,我們瞭解的還不夠多,反到是化學史家對煉丹的起源、方法等研究更多,但那也僅在炮製上,到底劑型的出現、藥物的使用等等,目前都還沒被釐清,只能泛泛地就常見資料敘述,這點挺可惜的。 越進入醫學史,就越感覺到醫學界對於「起源」的認知實在太薄弱,總是拿著現有的東西比較分析討論,從不思考這些東西為什麼會出現?是基於何種因素,又再什麼情況的觸發下出現如此的理論,這也是我們老師最常感嘆的地方。 這本書將作者一生的心血全展現在讀者面前,他們很努力地將他們溯源的結果呈現出來,剩下的可能是因證據不足,也可能是他們體力真的到了極限,所以以研究資料完整度來看,這本書包含著太多的資源,相當具有參考價值與意義。 因為作者是從各個方面分章探討藥物,所以論述上常會出現前篇已經說過的東西後面又再次提到,只是細略有別,而在第七章中國古代醫藥化學的地方,作者相當詳盡地介紹在煉丹術書中,古人是用何等方式煉製純元素,又是利用哪些化合物當做藥物、使用方式,這部分光從文字敘述會讓人感到枯燥;但我最喜歡作者在每章節後段介紹西方藥學科技的部分,比較中西方兩造差異,並客觀地評論優劣,作者不因身為華人就大力讚揚中華文化,而是提出多種證據評論,並略為探討造成差異的原因,做為今日為何中醫藥會步向落後的借鑑,很令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