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8 Thu 15:11:54 如同我在噗上所講的 我無法接受最終小春還是殺了那個人渣(對不起我沒記過它的名字) 如果這一本書(電影)想要表達的是:『生活環境(人性)超越基因(人)』的話 那這樣的結局毫無疑問的是打了自己一巴掌 雖然用著『泉水也曾想過要殺人』 但無法抹滅最後殺了人的是小春 『犯罪者的基因會留在體內;犯罪者的後代也是犯罪者』

但回歸到這部電影上 我很喜歡他用的色調及拍攝手法 在一開始描述小春的高中時代時 相當吸引我的目光(不過最後用棒球棍頂那女孩子那段讓我想笑) 每個人物都相當合適,除了那個人渣外,沒有什麼違和感 劇中也穿插了部分日式笑點,我很喜歡wwwwww 但在最後火場裡為了凸顯小春對哥哥的信任而定格那邊讓我超囧超想直接alt+f4的

至於故事改編的部份 除了最開頭那邊(其實我也忘了小說結局是啥) 另一點讓我困惑的在於爸媽的故事 印象中,小說裡給我的感覺是媽媽的堅強激勵了爸爸 但電影卻給我是爸爸的樂觀激勵了媽媽 因為小說不在手裡,也沒法再次閱讀 在看完電影後非常想再重看小說做個比對 整體來說這部片非常好看(比起金城武那部過於誇張的cg特效好多了) 兩位主角也是我的菜,所以看得非常愉快 或許是影像媒體的關係,整部片裡反倒覺得兄弟間情誼不比書中腐 (沒辦法,光靠文字有很多地方需要腦補) 以致於在劇末我一不小心就被閃瞎了....orz 所以昨天(今天?)入睡前我不斷在思考為什麼會覺得閃 才發覺只要是情感間的互動(不管是兄弟、親子、朋友等)太過親密有默契、全然的信任 都會讓我覺得很閃....(這小孩是心靈受創過嗎)

總之,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 忘記貼即時噗了 http://www.plurk.com/p/bwuu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