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Fri 23:19:41

今年終於跟上首演場,加上首度全省同步轉播,又沒有其他重要大事,說什麼也值得衝去看,所以一看到家這邊的文化中心有發贈轉播票,當天就趕去拿了。怎麼說呢?要說「果然是雲門」似乎有些不禮貌,卻又很貼切。從幕前的舞者表演張力,到幕後的設計影像拍攝,當相當觸動人心,就算不刻意為每幕下標題,也能從背景的螢幕和配樂猜到編舞者想要表達的意念。

從荒田到水田,從秧苗到結禾,舞者是農人的同時也是稻禾,一步步地闢墾,隨著風搖曳,成為葉上的蟲兒跳躍,化為結結果實。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在〈花粉II〉的男女雙人舞,對不起我定力不夠看得臉紅心跳的(blush) ;再來是〈火〉的前段,澄黃的稻穀宛如火焰,快板的擊鼓及台上不斷甩動竹棍的舞者,就像是飽滿的果實被風吹傾時所發出的碰撞聲,當下我內心不斷地吶喊著「割稻機呢?割稻機呢?!!再不把這些稻穀割下來就浪費了!!」(XD),畫面卻直接跳到焚田,原本代表著稻禾的舞者瞬間變為殘酷的火苗,大肆破壞著莊稼,最終幕的〈水〉展現了植物與農人的韌性,就算歷經大火焚燒、所有心血付之一炬,在痛過、哭過之後,仍會站起,重新整田,再次下一個輪迴,所以畫面又回到開場沒多久剛整好水田時的畫面及音樂,幕也在此落下。

這場是雲門40記念的首演場,所以在開場之前先回顧了雲門創團以來的部分作品;當《家族合唱》的人聲一出來的時候我就哭了,那份沉重的歷史傷害的不只是當時的人,藉著口述也讓現在的人感到痛與恨;八里練舞場失火的新聞,令人哀傷,也讓雲門浴火重生飛到更高的境界。

表演結束後,由林老師一一唱名雲門的所有舞者,包含那些已經逝去的;除了曾在台上的,也衷心地感謝那些不曾在台上的。現在是由過去堆疊而成,因為有這些人、這些事,才有現在的雲門;而歷史是人走出來的,今天,我們隨著雲門走到「40」這個里程碑,不知道還能走多久,但我相信,只要對舞蹈的熱情不變,雲門會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