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7 Sun 01:01:51 書名: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作者:孔飛力 Philip A. Kuhn 譯者:陳兼 劉昶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一直認為,好的論文就像是部精心構思的推理小說,也像是早期古(火田)任三郎系列,雖然一開頭就告訴了你兇手是誰,然而一步步推理過程抽絲剝繭直搗核心才是精華所在,這本《叫魂》亦是如此。 先用「叫魂」一詞的起源開頭,揭開這場鬧劇的序幕;作者不急著一股腦地將整個故事說個清楚,反而繞道講起乾隆盛世下的腐黑,民間社會為什麼對叫魂如此恐荒?上層官廷又為何對妖術如此敏感? 重點再次拉回事件的發展上。官方開始對零星的個案進行處理審判,此時眾人都還未預料案件會演變成全國性的圍剿。從這些個案中作者又拉出另一條支線:「叫魂」究竟該用哪條法律審判?進而分析其中的差異性與嚴重性。 整個故事的高潮便是在弘曆知道了這些零星散落的個案,並敏感地查覺背後可能是同一回事,於是進行大規模的追查。從作者引述的資料來看,皇上的焦躁與憤怒隨著地方官員們會報的無用(至少對皇上而言是無用)資料逐漸加溫,彷彿恨不得把這批官員們全都掃開自己來,但隨著案情的白熱化,以及資料的堆疊,重心從「皇上對地方官感到焦急憤怒」轉移到「地方官將壓力轉嫁至人民身上」,偽證的事實越來越明顯,「叫魂」其實是子烏虛有的這種感覺也越來越強烈。 曲終於弘曆下令停止追查,不過事情鬧得大,要從階梯上穩穩下來也得花一小段時間,整件事也算是和平(?)落幕。 不過,如果這本書只停在這邊,那他就不會是本成功的論文。作者開始針對這耗時近一年的叫魂案進行分析,主要針對在政治上君主專制與官僚體制權力的牽制與平衡上論述,像是為了維持仕途穩定而形成的官官相護、為了重宣君主權威所引用的政治罪,還有皇上除了用權威壓制他的官員外,還能用什麼方式牽制或是讓他的官員願意依賴服從等等。 最終的結尾,作者試著分別站在君主、人民與官員的角度,看「叫魂」案對其有什麼樣的意義,也試著解釋為什麼這次的叫魂案鬧得如此嚴重,而之後類似的案件卻是風小雨小。 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深切感受到作者資料搜查的功力,細心且敏感地一一指出弘曆用這個字/詞是隱含著什麼用意、官員們的表現又透露著什麼樣的心態。另一個讓我有感觸的是,「查過卻沒有的資料也要寫上去,別人才會知道你查過;如果沒有寫上去,反而會讓人質疑為什麼不去查那份資料」,這是以前指導教授說過的話,在這本書裡就可見到作者將這樣的資料也寫上了,或許真的不能證明作者的論點,但說不定會策動讀者新的想法進而有新得論述。 看文本文再看譯著後言的部分,感覺更能融會貫通,應該說譯者後言部分像是大綱介紹,把重點都寫完了,要看分析的人再找本文就好;如果我先看過譯者言的話,我可能就不會買這本了,因為要知道的都被說完了呀XDDD
總之,我看完了,然後又開始掙扎要不要看一直被譯者拿出來和此書對比的《萬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