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4 Fri 21:28:11

導演:林靖傑

三張半的衛生紙,其實,比想像中多出許多。

很嚴謹的起承轉合,將三人的線纏繞在一塊後,又再度分開為各自單獨的線。

看到中間,我還是不了解為什麼這部片會叫做【最遙遠的距離】,但是慢慢了解,以為抓到了副小標【最接近愛情的地方】;可是當我看完回頭想,我才了解,【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意思。

三個人,三段不同的愛情路線,三種沒有結果的結局。最終,似乎只有小湯找到救贖。

如阿才所說的,「把錄音帶寄回去並不會讓她回來,這只是你贖救的方式。」然後,小湯選擇了台灣的最南端,結束了這場福爾摩沙之音的錄音;感覺中,帶著一種解脫後的微笑。

小雲,感覺走出了無解的三角題中,精神好不容易自由了點,卻又面臨物質的缺乏,回不回去,似乎變成了難以抉擇的十字路口。回去,或許又再次陷入泥沼裡;不回去,就得選擇在新的地方再次站起。所以她走到台灣的最南端,尋找著他的答案。

最令人摸不著頭緒,卻也是最感傷的,就是阿才了。或許直接看片子不覺得這個人物有什麼特別,可是在看過雜誌介紹「陳明才」這個人以及他的結局後,對於最後一幕,他戴著潛水裝備,艱辛地在公路上行走,那沉重的呼吸聲,啪嗒作響的腳步聲,都讓我覺得活著好辛苦、好沉重。可是走在沒有盡頭的公路上,就只能這麼一直走、一直走。他是陷在愛情泥沼中爬不出來的人,就只能隔著潛水衣和蛙鏡,辛苦地活著,至死方休。

三人都以為自己處在最接近愛情的地方,卻在出走後才知道,兩人間的距離其實是最遙遠的。錯過的,回不來;過去的,已經不存在了;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局。是最接近愛情的地方,也是最遙遠的距離。

哭得最慘的地方,很詭異,是在阿才對小湯說:「你是雅筑,我是你」那邊。小湯所說的,感覺不只是他的問題,也是阿才的問題,更是所有人的問題;被安慰的,不只是阿才,不只有小湯,而是所有看過電影的人。

「我會好好的。」 不只是小湯對著自己說,也是我們對著自己說。哭過之後,我們都會好好的。〈天啊!我又想哭了...〉

回過頭來說演員。兩個男主角都是演劇場的,所以腳色捏拿和演技都相當精湛,相對的,也比常人誇張了一點;小桂的表演相較之現就顯得平淡青澀,卻也自然了許多。

三位都是演技派的,所以看起來相當舒服。

整部片中背景音樂則沒有使用太多,更多的是小湯所錄製的聲音,常常會讓人忍不住閉上眼仔細聆聽,尤其是海邊的聲音,彷彿身體內的所有水份都跟著共鳴起來,很舒服,也很想念,想念花蓮的山,想念花蓮的海。

這部片,先是因為梁靜茹的【崇拜】,再來為了桂綸美,有些瘋狂地尋找相關資訊,正巧在某期【城市畫報】中介紹了,就一頭栽了進去。

為了這篇心得,我又從頭看了一遍雜誌上的報導,才發現,整部電影讓我最不可思議的,是結尾部分。

之後走進畫面右側的人,我怎麼看都是小湯,導演卻在雜誌上說是阿才!? 不過也正如導演說的,「這不是愛情電影,否則最後應該是小湯走入鏡頭。」我也一直這麼期待著。

再回去看之前崇拜版的電影預告,發現預告片剪接的真是......好通俗啊。比起電影本身的深度,預告片剪起來真的很像一般的商業片,而且裡頭完全沒看到阿才.....明明他才是這部片子的主角!〈之一啦!〉

「條子,就是有執照的流氓。」 「我販賣的是毒藥,迷惑人心靈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