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明 出版社:月之海
2017/05/25 https://www.plurk.com/p/m8kfek 《第十一根手指》觀後(有內容) 對第一本《屍語者》(或稱《鬼手佛心》)印象太過遙遠,又沒看過第二本,有些片段會不太清楚他們在說什麼,也幸好出版社有提醒,嗯也可能是題醒讀者該買/借來看看XD 《鬼手佛心》的印象只剩下「敘述性太強、小說張力不夠、知識內容紮實、可惜都是短篇不過癮,能拉長的話會不錯」這幾點,現在看到這本(應該算是系列作第三本),內容仍舊紮實,重點反覆提醒/問很能加深印象,小說張力有改進,雖然感覺很生硬粗糙,但作者努力了XD敘述性太強或許是理科生的軟肋,尤其在描述案件、屍體狀況、發生過程等等,不能過度渲染恐懼或憤怒的情緒(國情不合XD)也只能以最直觀平鋪直敘的方式描寫,至少作者不是寫成公文報告的模式XD 至於在「能拉長的話會不錯」這點,作者做到了,發生的過程非常有看CSI的樣子,對於連續殺人犯總是穿插在零星案件中,當案件發生屍體出現,會好奇迷惑現在這個到底是連續案件還是單獨案件,我喜歡被作者如此胡弄的感覺ww畢竟缺乏追捕犯人的緊張刺激感,又少了和屍體接觸的恐怖陰森氣氛,這點小愚弄也算是樂趣之一,難得少數和書中主角有同步期待感的時刻。 案件來看,有些行兇動機令人咋舌,或許已先行催眠自己「這是現任法醫所寫、故事內容都有案件跟底的」,不至於感到柯南那種鼻屎大的殺意,從行兇手法來看也不是這麼容易就是毒殺槍殺的,不然就是很好猜,但作者筆觸就是「要找到證據、屍體會說話」,兇手很明顯就是那人啊!如果在推理小說早就被抓起來了!!但在現實就不是這樣了XDD 這點就很有別於推理小說那種鬥智鬥勇的發展。 而作為貫穿全書的〈第十一根手指〉案件,完全不是上面所說的那樣。犯罪動機有些牽強又絕非不可能(「殺人不是錯,錯在你們抓到人、破壞我家庭」黑人問號臉),事件發展也相當戲劇化「剛好聽到、剛好是我朋友、剛好看到破案線索」,手法也相當出奇(為什麼會用割槽綑綁?大家都會想到這麼做嗎?另外取出全套內臟這件事是可以看網路就學成的?不用練習?),這個很明顯為了小說戲劇化而創的故事大概也是全書最讓我覺得邏輯怪怪的故事,不過如果只是單純看故事的人,或許只會覺得雷聲大雨點小--啊?這樣就破啦?的感覺。 故事太平鋪直敘、太短促仍然是這本的問題,不過回想中國大陸那種灌水、以字數換錢的情況來說,這種太短促的反而少見,大概也是因作者只是寫來樂樂不以此為重吧,思及此又覺得這種寫法也不錯,至少一本裡可以看到很多篇故事、學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