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6 Sat 18:20:27     書名:木簡竹簡述說的古代中國-書寫材料的文化史     作者:(日)富谷至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從別人書櫃裡偷(?)出來的。   相較大陸地區偏愛研究竹簡木簡上的文字內容訓詁考證,這本書確實做到激發不同思考方向的作用。如同書名所示,是藉由竹簡木簡這類書寫材料,來探究中國文化。   當然作者不可能開篇便進入到竹木簡和文化的關係,而是先從縱向地討論書寫材料的演變,與作為書寫材料的特殊性,論述了青銅與石碑成為文字載體的原因,再進入到簡牘和紙張的時代。   做為文字的載體,字體的誕生和書寫材料的出現密不可分,作者從字體的由來開始,略述從秦篆到漢隸的演變過程,之後便以大量考古資料研究簡牘的使用,進一步推及當時政治社會層面,尤其著重「書同文」這一政策的推行和實效,明言秦始皇中央集權的根基便是在於統一的文書系統。作者並非泛泛而談,而是藉著出土文物,考察了當時的文書郵政系統,提出以皇帝為樞紐的扇形模式,此模式亦立足在簡牘的特殊性上--能後加簡牘編綴成卷,不同於以紙張書寫時句文的完整度。   簡牘和紙張的替換也非一夕而成,作者在後半討論了「書寫用紙張」誕生後,與簡牘並存並行的原因,認為書寫材料的改變,同時也改變了文化,體現在政策上。在書的後記裡作者又另外提出,認為現在也是從紙張過度到電子化的時代,文化也在改變,因為不再手寫,人們逐漸喪失以綴合文字進行表現的寫作能力,文章的深度及妙趣大減。在這點,作者似乎和白川靜先生(《漢字百話》作者)有同樣擔憂,雖然身在漢字使用圈中的我們無法認同這樣的擔憂,但也必須正視被拼音式輸入法養慣的人們逐漸忘記正確的字形,甚至改變字意、字意單一化的情況。

總覺得寫得很不知所謂......但這本書真的很有意思Orz 忘記附上即時噗 http://www.plurk.com/p/iei9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