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5 Wed 02:40:40     書名:納棺夫日記     作者:青木新門     譯者:蕭雲菁、韓蕙如、廖怡雅     出版社:新雨 一點都不像日記,更像隨筆。 開始確實是衝著它是《送行者》的雛型而買的。 我還沒有看過送行者,但非常非常地想看,所以買了這本想要知道劇情, 翻開後我深深感覺到,我沒買錯書。 很少有這種感覺,我沒有買錯書。 事實上,這本書乍看下有點傳教意味, 但我覺得,他是站在一個非出家人、非佛教徒、也非研究學者的立場, 探討佛教的教義、概念、和佛教所內含的所有一切。 感覺像是在寫作者有過的特殊經驗, 遇見到瞭解死者臉上的光輝內含的意義。 在尊重的同時自己也被尊重,在發現光芒的同時也觸及了佛, 為了生命而潸然淚下時,即為菩薩; 雖然只是一瞬,轉頭之後又回到原有習氣, 但作者所接觸到的這個事實不會改變,只會改變他的生命。2009'07'23

「自殺這樣的行為,或許正是被共同社會所疏遠的人們為了尋求解決孤獨的方法而導致的 吧!」p.80 「現在的醫療機構甚至不給人對死亡進行思考的餘地。環繞在患者周圍的是生命維持裝置 ,抱持著延命思想的醫師團,以及執著於生的親屬們。對於面對死亡的患者來說,這就像 是被安置在冰冷機器中,孤伶伶地與死亡對峙,結果他們總是在無從對死亡有所思考、也 無法從任何人那裡得到建議的情況下,迎接了死亡的到來。」p.83 「所謂的領悟,是指不論身處在什麼樣的場合裡,都能毫不在意地死去,但我錯了,因為 真正的領悟,其實是指不論身處在什麼樣的場合裡,都能毫不再異地活下去。」p.198 「死亡這件事本來就是孤獨的,又何來孤獨死這種說法?」p.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