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0 Wed 17:33:47     書名:被遺忘的故事     作者:乙一     譯者:陳惠莉     出版社:台灣角川

這本書我在看的時候有一個特點 前半部哭得半死,後半部不知所云......

《Calling you》 喵的害我差點在飛機上哭起來 其實早在別人的書評裡就看過這篇了。 剛開頭沒多久就想起了故事結局, 或許是前段小涼自我的描述太過真實貼切, 只要想到結局就感到一陣鼻酸, 但還是想知道故事的發展。 整個筆觸很清新自然,所以結局雖然令人錯愕, 卻有一種冷調、距離感, 當然也有葛能是因為我的自我保護,怕傷害過大。 這個故事最大的謎題應該就是「原田」吧! 不過因為看過書評,所以早已知道, 不,就算沒有看過也猜得到, 因為出場的人真的不多,而小說的定律是不會突然冒出一個人的XD 然後,為什麼我腦中的印象,進也是有語障〈或聽障?〉 總之就是因為不能講話,又想和他人說話才出現了那支電話; 然後印象中,原田是小涼嫁人後的夫姓...... 真好玩的印象^^b 〈補注:看了後記我才明白,我看過的心得應該是drama的心得......〉

《被遺忘的故事》 又是一個差點哭出來的故事。 重點在於「我」透過右手臂感覺這個世界。 我也曾想過類似的狀況, 植物人或是全身癱瘓, 接著只想到靈異故事, 如此看出果然是天與地的差別。 某方面來說,這個故事和《潛水鐘與蝴蝶》有相似之處, 但我覺得「我」比《潛水鐘》的作者更具有勇氣, 因為他選擇了一條艱難而又孤獨的道路, 看不見未來,也看不見終點, 只能和自己對話。 這種人最終不是成為一代宗師,便是走火入魔; 不過他既不能受人尊敬崇拜,更不能為非作歹。 我無法想像那是什麼樣的生活, 但是我可以知道,那是地獄。 最令我感動的部份,便是妻子在「他」身上彈奏的時候。 妻子果然如「他」所料,是深愛著他的, 而「他」所能給妻子最後愛的表現,便是放手。 帶著最後一段美好而又心靈相通的日子,進到地獄。 〈嗚~~我在飛機上哭了耶Q____Q〉

《傷》 等等!這本小說的目的是讓人從頭哭到尾的嗎?! 連續三個故事讓我好想在飛機上大哭啊>_____<~~ 當我看見朝日發瘋似地吸取他人的傷痕痛苦時, 我就忍不住想哭。 他才幾歲?!為什麼要承擔這種傷痕,甚至是罪業?! 他是如何面無表情地撐過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 為什麼他要承擔?明明就是最無辜的人! 所以看到結局的時候也好想哭, 沒有人可以背負著一半子的傷痛, 一定要適度的分攤。 願意接受的「我」也有很大的進步, 一直都用抗拒冷淡來適應這個社會, 最終不但是接受了朝日的「傷」, 也接受了這個一直傷害他的社會。 唯有接受才能更堅強,也唯有付出才能一直活在這個世上。 我不要看了啦!再看就真的會哭了! (已經哭過了吧你= =|||) (以上寫于9/1)

《握手小偷的故事》 是最令我不知所云的故事。 其他幾篇都有較為明確的主題, 意念也很容易地被傳達給我, 但是就只有這篇, 我看到最後還是不知道他想表達的是什麼, 可能是用「握手」把兩個無關的人聯繫起來, 在相談的過程中釋放了長久積辦自己的過往, 然後在「放手」的時候也把過去放下, 但不是真的放下了, 而是去正視那個不被自己接受的過去, 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然後在最後的「握手」中, 羈絆又再度連起。 斷在這個地方是有點釣人胃口, 不過以一篇敘事的文章而言, 也必須停在這個地方, 才讓我有些不習慣, 畢竟看言情文真的看太多了啊~"~

《形似小貓的幸福》 這篇可以歸為「偽裝成推理故事的愛情故事」吧! 看到謎底出現的時候,我才覺得自己還是太過膚淺, 或許也要說太過相信人,而迷失了隨處可見的線索。 但是圍繞在整篇中的幸福,才是令人最眷戀的。 那種相知的默契,不過於干擾但在必要時還是會提醒, 小地方的體貼,一直到最後的離別, 所有的幸福都只是為了最後那一刻, 在最後那一刻的不捨難過與想念, 很有用的鋪成,很強的後勁, 突然能理解為什麼會取這樣的篇名, 因為這樣的幸福一直都是看不見的, 只能從些許的地方、鈴聲可以察覺; 而這樣的幸福什麼時候會消失不見, 不知道。在人生的課題裡面一直都是無解的。

《瑪麗亞的手指》 在我看了這是一篇關於「相信」的故事, 因為「相信」而被背叛,也因為「相信」而得到贖救。 還有一個重點:是人就會改變。 犯人就是不相信人會改變, 所以才得不到贖救。 一直到謎底快要揭曉前, 隨著恭介的思緒流轉時, 我才知道犯人是誰; 其實早在一開始就摸到了邊, 卻又把線所丟在一旁, 而被故事剛開始的情景迷惑著。 在這篇中,姊姊和恭介的感情也是我注目的地方。 姊姊是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照顧著恭介? 又是用什麼樣的心情接受自己的弟弟愛著死去的好友? 我也曾思考瑪麗亞會愛上芳和先生的原因, 只能猜想瑪麗亞也不相信人,才會遊戲人間,才會和姊姊成為好友, 但芳和先生的舉動卻讓她看見了相信, 那是種身處黑暗的人會追尋光芒的自然舉動, 所以她追著芳和先生,甚至到最後被他所改變, 只是姊姊沒有碰到這樣的人; 先是母親、再來是瑪麗亞, 自己所相信的人不斷地背叛自己, 讓她忘卻了相信,更忘記了身邊始終相信她的恭介, 而最終她也變成了自己所不相信的人,背叛了相信她的恭介。 因為「相信」而被背叛,也因為「相信」而得到贖救。 在這篇故事中,只有一個人被背叛,而其他的人都得到了贖救。

悲劇比較賺人熱淚、也比較吸引人, 在這本書裡十足地表現出來。 會這麼說是因為我真的比較愛前三篇, 雖然他們並不都是悲劇, 但在我感覺的色彩中,他們是比較偏暗色調的。 提到色調,我就想起大家對乙一的評語。 「黑乙一」、「白乙一」, 在這六篇故事裡,我看不出黑白, 除了《幸福》以外,其他五篇都給我種冷調感, 殘酷的冰冷、舒適的冰涼、解脫的涼爽、陰冷感, 而《幸福》的感覺則像是沐浴在太陽雨中, 很難去評斷溫暖還是冷, 至於善惡黑白?算了吧!